从“互联网+”到“新基建”,后疫情时代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新经济?丨数说两会
目录
壹 | 两会回眸:互联网经济话题被cue几次? |
贰 | 企业聚焦:中国智造何以可能? |
叄 | 热词搜索:新提法,新征程 |
全文字数:5651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5月22日,两会重启,透露出举国经济秩序渐复常轨的信号。
但同时,抗疫进入下半场,我们亦能清晰地感知到:“常轨”早已不同往常。
一方面,疫情的倒逼,让人们在几乎没有演习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高度数字化的世界,互联网在多个传统线下行业强势登场。疫情监测、线上办公、线上复课、线上医疗……线上的阵地不断被开辟,震感和排异反应不少,但习惯和适应才是通行的生存法则。
另一方面,大流行阴云未散,意味着边界的关闭、产业链的断裂、供给与需求的巨变……中国经济面临新拐点。如何在危机边缘寻求重启的引线和燃料,以及“往何处去”,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
新的蓝图里,“互联网”一词不再是万金油式、展望式的扁平概念,而是诉诸更务实具体的对策。
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19年-2020年)》指出,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两会释放的信号更值得关注:关于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哪些热词、大词,值得关注?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更高程度的数字化意味着什么?互联网的下半场会如何赋能实体经济,从而捍卫中国制造的国际地位?
当我们将“互联网”置入历史的维度,这几年,它在两会上的提法都经历了哪些变化?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对这些会议中接连抛掷出的名词作何反应?
RUC新闻坊试图通过分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此次两会新闻中的报刊、网站、社交平台数据,梳理两会中释放的重要信号,观察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将如何在人类与疫情漫长的中场战事中觅得破局之机。
壹
两会回眸:互联网经济话题被cue几次?
通过梳理从5月22日至27日的两会议程和热点话题可见,疫情带来普遍的社会焦虑,“后疫情”时代的经济话题引发空前关注。
点击图片,查看两会期间每日讨论热点聚焦。
通过梳理从5月22日至27日的两会议程和热点话题可见,疫情带来普遍的社会焦虑,“后疫情”时代的经济话题引发空前关注。
具体到工作报告的内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热的词汇为就业(39)、经济(37)、企业(36)和疫情(31)。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保“就业”和稳“企业”是保障民生的大事。而后疫情时代下社会经济如何发展则是当下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会首次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稳就业保民生”被放在了优先位置;为应对疫情蔓延对经济发展的挑战,报告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商业环境。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也让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新的拐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疫情防控措施使数字经济的线上优势则得到了体现,从重要医疗物资全球采购到百姓日常保障,再到大数据协助疫情管理,互联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将互联网一词放入历史的维度,可见其在国家战略部署中地位变化的脉络。自2002年第一次出现,互联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被提及43次。
2012年报告中,的“互联网”被归入了民生领域,是需要“加强改进管理”的政策实施对象。而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注意到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次提及“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在后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与经济相关的内容主要围绕产业升级、拉动内需、改革创新这几个主题。这表明,在其工具属性的基础上,互联网正逐渐衍生为一种新经济形态。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互联网+”概念最早于2015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而“工业互联网”则是“互联网+”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此后,“互联网+”的概念从经济、制造领域逐步扩展到了医疗、教育、民生、文化、政务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领域,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互联网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2019年的表述则是之前蓝图规划的延续与加强,要求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建设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互联网如何赋权制造业,促进产业跃迁,释放效率红利,这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话题。政府工作报告除了认可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强调“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而会场之外,人们如何谈论两会?
观察报刊、网站和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三类平台构建的舆论场,除了“疫情”“国家”等说明社会背景的词汇,“企业”“就业”“服务”“消费”“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等宏观经济关键词在各平台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创新”“数字”“技术”“科技”“5G”“智能”等关键词则反应产业跃迁的期待。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报刊中“升级”“转型”“数字化”的热度较高,关注的是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这是产业链数字化到企业内部生产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新基建”“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两会热词背后则是促进经济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同时,“创新”“智慧”“智能”“升级”“未来”“高质量”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表现。
网站则关注行业经济动态,例如汽车和教育行业。关键词“汽车”的上榜或与该行业在智能化领域不断突破有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有特别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接触配送脱颖而出,层出不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中国经济新动能。
社交媒体上,“脱贫”“教育”“投资”等词的讨论热度较高,相较宏观经济议题更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从疫情防控到复产复工,为了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度过难关。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到,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已超过原定的近2万亿元规模,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最多。此外,被高度讨论的“资源”则是智能制造、改革发展的必需品。
贰
企业聚焦:中国智造何以可能?
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考虑到目前仍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情况,要创新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的方式,通过视频、电话、网络等了解代表和委员反映的实情,尤其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盼。”【1】
值此经济的十字路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家代表的声音在今年两会中尤其受到重视。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生计和前景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媒体聚焦超大企业的代表,帮我们建构了这一重要群体的媒介形象。这些市场领导者在这个关键节点发声,势必会对行业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从两会新闻对企业家的报道热度看,来自传统BAT、电商行业和制造业的企业家们最受媒体关注。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之下,国际产业竞争和分工受到严重阻碍,企业家们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国内,把互联网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如何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提取媒体报道中关于6位知名企业家的表述文本,筛选出其中词频数最高的20个词,并在图中摘录部分表述及高频词,可见他们从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出发对社会动向提出的预测与展望。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大部分企业家共同关注到了智慧乡村、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等热门话题。虽然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依旧是企业家代表们关注的核心,但纵观几届两会议题的变化可见,关于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提法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仅更丰富、细化,还逐渐落实到各个不同领域,衍生出更多新的概念。
我们发现,在智能、智慧、数字等“互联网+”的衍生概念中,“新基建”这一概念在今年的两会中脱颖而出,这反应了企业家们对新经济的关注点正从“互联网”的单纯形态转向“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
为此,我们还统计了上述6位企业家在两会前后有关“互联网”和“新基建”的新闻报道量的比例,以期能一观他们各自与“新基建”概念的相关度。作为制造业的代表,杨元庆的相关新闻最偏向“新基建”,而董明珠的相关新闻却更偏向“互联网”。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所以,被企业家们反复提及的新基建,究竟是什么?
叄
热词搜索:新提法,新征程
我们以“两会”+“经济”为关键词搜索2020年两会的新闻报道,发现互联网概念涉及到互联网特征、技术、产业的三个层面,这个领域的新词和热词不断涌现,今年两会中,“新基建”是其中最受瞩目的。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观看
“新基建”的概念于2018年开始出现在中央级别的会议中。在2018年4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强调;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对“新基建”进行了布局,强调加快发展“5G商用步伐、推动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近期中央多次重要会议高规格提及,“新基建”迅速升温,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每一次产业革命都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基础建设,疫情防控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健康码和智慧零售让人们认识到工业互联网的潜力和新基建的巨大需求,也证明了加速新基建落地,推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要性。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目前看来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2】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产业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新基建”的内涵与外延将根据理论研究与工作需要的发展与时俱进。目前为止,官方定义的“新基建”主要包含7大高新科技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作为被重点支持的“两新一重”之一,“新基建”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毋庸置疑剑指依靠互联网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与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催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推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而传统的产业体系在创新技术的赋能之下,将跃升到一个新的、更加先进的轨道上运行,实现“产业跃迁”【3】。
关于“新基建”,企业家们的看法也各有侧重。
杨元庆认为“新基建”能够缓解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对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的进一步重组发挥重要作用。杨元庆提出,在供给侧,应大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智慧经济,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以实现中国制造的“产业跃迁”。【4】
马化腾建议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产业互联网的建设,推进云计算等新基建,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并提出通过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创新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乡村建设。【5】
李彦宏更关注新基建七大领域中的人工智能领域,提议为人工智能提供多种应用场景。他认为新基建能够加速智能经济的落地和智能社会的到来。
此外,雷军的提案重点关注发展卫星互联网“新基建”,提议建立灾害预警智能互联网;周鸿祎强调“新基建”更需要网络安全;董明珠则表示“新基建”就是用全新的科技思想和科技设计改变生活。
在各地政策的推动下,民间资本对新基建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6】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近日在与郁亮、苏世民的对话中也表示,当下投资的机会就在中国,现在是重仓中国的最好机会。【7】
企业家们对新基建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既有利于新基建与终端需求的有效对接,也利于新型基建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市场主体的深度参与,让仍然处于“未来式”的新基建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完善数字时代的基础建设,不仅仅是为进一步发展和产业跃迁夯实基础,建设的过程亦如开垦的过程,在建造之中,更多的契机得以一一浮现。
结语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社会》中提出,当下这场数字技术革命是继蒸汽机引发机器革命之后最重要的变革,是“第二次机器革命”。
疫情是灾难,却也是一面折射未来和机会的镜子:在恶劣的情境之下,什么才能为我们提供代替甚至超越过往,实现产业跃迁的可行方案?
潮水奔涌而至,推着我们向前。以创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体系,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重视新基建,绝不仅是针对眼前问题的权宜之计,更是企业、国家、人类对未来社会最深的凝眸:那将是一个更为便捷、高效、安全、稳定、开放、互联的新世界。
注释
【1】新华网:《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2020年5月1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13/c_1125981325.htm
【2】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将从四方面促进新基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483346421783276&wfr=spider&for=pc
【3】该“产业跃迁”的概念源于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朱恒源教授的研究。两会期间,该研究院为《中国制造下半场——后疫情时代企业突围指南》这一研究报告做了学术支持。
【4】杨元庆两会提六项建言:推动新基建和新消费协调发展https://m.bjnews.com.cn/detail/158986786915379.html[HHW1]
【5】马化腾: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共建产业互联网
https://tech.qq.com/a/20200518/001449.htm?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6】3年投资2000亿 阿里云的新基建业务版图并不仅限于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261848957378278&wfr=spider&for=pc
【7】张磊、郁亮对话苏世民:当下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3853692297665773&wfr=spider&for=pc
数据来源与说明详见图表标注
数据采集和分析:
文露敏 杨凯文 李江梅 罗斯 何京蔚 姚思妤 林子璐
可视化:
惠一蘅 邓海滢 李晨 文露敏 何京蔚 林子璐
报告撰稿:
葛书润 王怡溪 马冰莹 姜紫荆 惠一蘅
美编:林子璐
统筹:方洁
RUC新闻坊数据与新闻研究中心出品